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朱光潜谈读书:你是否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2017-06-28 阅读: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 收藏

  [摘要]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情况?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忙碌,或许是因为娱乐的吸引,或许仅仅只是因为——看了两页就再看不下去。

朱光潜谈读书:你是否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

  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

  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

  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

  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朱光潜谈读书:你是否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朱光潜谈读书:你是否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读书要有兴趣和中心

  读书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的要籍,一部一部地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高深研究的准备。

  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

  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不相宜。

  不过初学者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

朱光潜谈读书:你是否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系统整理与读书笔记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

  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所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

  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在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

  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

  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工夫。

  【作者简介朱光潜,笔名孟实。美学泰斗,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著有《厚积落叶听雨声》《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朱光潜谈读书:你是否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新书出版《一升露水一升花》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黑格尔:美的理念︱朱光潜(译)

  黑格尔:崇高的艺术︱朱光潜(译)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