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刘巽达:评论家要“财务独立”和“立场独立”

2016-03-22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刘巽达 收藏

  新近当选为刚成立的“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的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在接受东早记者采访时,说了一句看似“不够主旋律”的内行话、贴心话——“我一再提出批评家要独立。要做到财务完全独立,可以不看人脸色说话,本着对艺术的初感做出评论。不仅要说好话也要说真话。”通常说来,在这样的“当选时刻”,一般“荣登宝座者”容易说点冠冕堂皇的话,或者说点“正确的废话”,但是这位比较年轻的学者却“直击靶心”,提出他的重要论点:虽然他和很多批评家都多次提倡“独立批评”,但即便到了“呼吁滥了”的程度,却完全不起作用。为何?因为很少有人直击原因所在,好像只要启发良知、呼唤道德、划清底线,情形就会改观。而其实,真正的症结不在这儿。

  这就让我想到“根治腐败”的话题。有一阵子,看了很多“反腐录像”,一些贪官在镜头前做悔罪状,有的还拿着稿子念。就发现从他们口中以及片尾的解说词里,不约而同把他们的贪腐行为归结为“放松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仿佛只要“好好学习”,他们就会变为清官。是这样么?我很怀疑。如果不从制度和体制上找原因,而是只找“个人原因”,苛责于他们的道德境界和道德自觉,窃以为是起不到“釜底抽薪”作用的。

  重新说回“独立批评”。如何保持“独立立场”,不受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和干扰?真正的症结恰恰就在“财务独立”上。当然也离不开人生境界、文化自觉、职业操守等“形而上”的因素,但假如没有“形而下”的“财务独立”做支撑,很多批评家就会放弃操守,为权势、为人情、为名利作违心之言。就我所见,一些“著名批评家”一边抨击着“红包批评”,一边热衷于“文艺表扬”,穿梭于各种“表扬家扎堆”的场合,用极其夸张和出格的语言,将一部平庸之作,歌颂得天花乱坠。而且不难发现,这种歌功颂德的肉麻之词的多少,与红包的厚度成正比。他们涌来涌去,永远是这些熟悉的面孔,永远是合乎礼仪的捧场之词,弄得“批评界”灰头土脸——说到“文艺批评”这样严肃、崇高、专业的称谓,优秀的文学艺术家们多以苦笑和戏谑对待之,在他们的心目中,鲜有几位令人钦服、受人崇敬的真正批评家。

  文学艺术家真的只想听表扬之词么?非也。据我熟悉的一些著名文艺家而言,他们特别期望听到有识之士条分缕析的批评之声,他们以为“批评家”博闻强记才多识广理论性强,当能站在相当的高度给他们指导,他们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然而不知为何,明明应该扮演“良师”角色的批评家,常常却做阿谀状,反而弄得文艺家看不起他们。原因何在,除了见解平庸、艺术直觉差、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某些“批评家”之外,一些“有才有识”之士也往往不敢直击要害,通常是“给足面子”。不为别的,为的是给自己留后路,免得把人得罪完了,不再有“进项”。

  当然也不能全怪他们。目前体制下,你想大发真正的“文艺批评”之言,有几个媒体容纳得下?很多烂片,媒体的“呛声”集体缺席,还不是因为早被“公关”了。版面被资本控制,有你批评家的地盘么?更恶劣的是,一旦有批评之声,资本方甚至组织水军连番轰炸,“黑”批评家。这样的“批评生态”,如何产生优秀批评家?此外,各级官方团体组织的研讨会,初衷多半是“正面造势”,拉一堆名人扎堆捧场。你如果“不识相”地老是“批评”,还有谁会邀请你?你被out是没有悬念的。

  所以,你如果是真正的良心之士,才识超群,发誓成为像别林斯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中国的斯基”,成为文艺的良心、文化的旗帜,那么你必须在衣食无忧、丰衣足食、可葆尊严、令人信服的状态下,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不起哄、不扎堆、不讨好,抱着“爱听不听我自由之”的心态说出诚恳之言,到位之言,可庄可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如果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或犀利,或幽默,或严谨,或精悍,必然能够独步天下,成为批评家之翘楚。

  只是,这样的“财务独立”之批评家,目前的土壤尚难以培育出来。只有到了某一天,批评家能够通过批评获得优渥稿酬,不但能养活自己,还养得很滋润,并且获得尊崇的社会地位,才会涌现出一批真正的“独立批评家”。眼下,只能寄望于那些真正的“财务独立”者,他们的财富来源与“文艺批评”无关,只是将“文艺批评”当做“业余兴趣”,不吐不快,见识超群,“纸媒不睬新媒爱”——以他们为新标杆,或许“独立批评”渐渐成形,慢慢蔚成气象。

  很少有人直面“财务独立”的问题,仿佛“文艺批评”只属于精神层面。但是深入分析“独立批评”匮乏的成因,却绕不开“财务独立”的命题。既然绕不开,不妨认真面对。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