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湿润的文明》:艺术形式守护湿地之美(郭茂全)

2022-08-08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郭茂全 收藏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中国的湿地面积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由国家林业局(现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湿润的文明》,通过“泽被苍生”“孕育江河”“滋生万物”“重负天下”“守护家园”“生命相依”六集,集中表现了湿地与文明的关系与湿地保护的历程,具有丰富的生态审美意蕴,是中国湿地影像表达的先声之作。

《湿润的文明》是湿地生态的感恩之歌。湿地是人类文明的施恩者与护佑者。古代四大文明都起源于河流交汇处,无不受到湿地的慷慨馈赠。黄河流域的湿地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形成,长江中下游湿地——水稻田,将中国的稻作文明推向顶峰。

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是生物多样性赖以生存的主要基础。湿地为各类鸟类提供栖息家园与迁徙驿站,云贵高原上的湖泊湿地就是黑颈鹤等鸟类的繁殖地。湿地生态链中的每一物种都是神圣的,湿地中的芦苇、红树林、沙蟹等植物动物都有独特的生态功能。湿地养育全球40%的物种,还提供了90%淡水资源,其生生之德可谓大焉。《湿润的文明》诉说着湿地对河流的哺育之功,传达出敬畏生命、感恩湿地的生态伦理。

湿地为民众提供了丰富生活资源与广阔的栖居空间。《湿润的文明》中,牧民桑巴拉生活于青藏高原黄河上游玛曲黄河湿地,牧民哈么当周在若尔盖花湖湿地生儿育女,农民刘秀英在黄河入海口湿地边种植棉花,稻农孔祥瑞在鄱阳湖湿地种植水稻,渔民张秋红在洞庭湖湿地捕捞鱼虾,渔民吴朝友在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养殖蚝、螺。一方湿地养育一方人,人们对湿地母亲心存感恩,用心用情守护着这一方天地。

《湿润的文明》是湿地生态的忧患之思。《湿润的文明》不仅强调湿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反思人类对湿地生态破坏行为。中国湿地面临面积锐减、功能退化、物种减少、水位下降等生态危机,而造成湿地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类牧业生产中的人口增加、湿地周围草场超载放牧、农业生产中的盲目开垦与围湖造田、修建水库水坝、城市建设中对湿地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以及道路建设等行为。大规模地开展围湖造田,导致近一半的天然湿地消失,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洪灾与湿地蓄水能力减弱密切关联。人类的过多干预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态危机频发。

青藏高原孕育了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湖泊湿地,人口的快速增长却给高原湿地带来了威胁。在《湿润的文明》中,哈么当周在若尔盖草原花海湿地当管护员,他亲眼目睹了若尔盖湿地的退化以及沙漠化。民间保护人士杨欣震惊于十多年后冰川的消融。云贵高原草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员臧尔军目睹了因人工挖渠排水造田,导致草海湿地生物种群减少,城市排放污水使得草海湿地水质重度污染。因水库建设、道路建设、引水工程等人为因素,乌裕尔河下游的扎龙湿地遭遇了生态危机,昔日鸟类的天堂变成没有鸟声的寂静之地,人类最终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纪录片呈现了湿地生态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困境与创伤记忆,同时激励人们直面现实,反思历史,处处渗透着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地球生态系统一旦失去湿地,人类文明就不再是“湿润的文明”。为了保护好湿地,《湿润的文明》发出了“救救湿地”的呐喊。

《湿润的文明》是湿地生态的修复之梦。面对湿地生态的退化,人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反生态行为,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生态修复。面对湿地生态危机,人们不能完全依赖湿地的自然恢复能力,而是在现代生态思想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通过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技术措施来恢复湿地生态,最终使其进入良性循环。面对湿地危机,人们正在采取行动。《湿润的文明》介绍了国家加大了对湿地保护投入,实施了退耕还湿的政策,建设了五百多个湿地保护区。三江源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草海生态保护区、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让人们看到湿地生态修复的进展。

此外,《湿润的文明》还展现了湿地义务管护者、环保志愿者、湿地生态研究者等“绿色英雄”形象。扎龙湿地管护员于占河年复一年地守护湿地,呵护着湿地中栖息的丹顶鹤。民间环保人员杨欣筹措经费,花三个多月时间在长江上游沱沱河边建生态保护站,以便收集湿地周围的垃圾。湿地管护员臧尔军见证了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后草海湿地生态的恢复,承担起为黑颈鹤等湿地鸟类投食的工作。

尽管中国湿地生态保护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湿地生态修复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湿地孕育江河,滋养万物,施恩民众。生态修复是我们永远的梦想,也是当下生态文艺创作的新主题。

《湿润的文明》是湿地生态影像审美之果。纪录片表现了青海高寒湿地、黄河中下游湿地、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云贵高原湿地、三江平原湿地、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六大湿地区域的多样生态景观。在叙事结构上,《湿润的文明》将湿地的生态变迁与人物命运相联系,既有湿地生态专家的知识阐述,又有湿地生存者的生命体验,知识性与故事性相结合。在色调安排上,《湿润的文明》采用明暗交替的色调,既体现湿地生态在晨光暮色中的不同景观,又契合了创作者对湿地生态的多重思考。在音乐构思上,《湿润的文明》充满了“天籁之音”,湿地生态中的水声、雨声、鸟鸣、牛哞、羊咩无不作为声响元素,显现出湿地独有的自然美、音韵美。此外,纪录片中黄河上游湿地景观与藏族歌曲的结合、滨海湿地呈现与京族歌谣的呼应、湿地孕育江河与童声伴唱的组合表达了湿地恩情与生态忧思。

该片形象地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或人对征服掠夺的结果,其中既包含了湿地的自然演化史又包含了人类与湿地的关系史;既蕴含对湿地生态的感恩之情,又蕴含了对湿地生态危机的忧患之思。作为湿地纪录片的经典之作,《湿润的文明》的生态情怀、生态忧患依然感染我们的情感,陶冶我们的精神,启悟我们珍惜湿地。2022年第26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湿地应是全社会的共识,也应是新时代文艺创作者的责任。文艺工作者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守护湿地之美,共同谱写湿地之美与文艺之美“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作者:郭茂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兰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呼唤文艺评论精品,促进文艺评论发展(郭茂全)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