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张德祥)

2024-07-1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张德祥 收藏

【编者按】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也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探讨十年来文艺发展新面貌、新气象,梳理新时代文艺理论和实践出现的新趋向、新潮流,本刊特推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文艺”专题系列文章,约请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和维度深入研究与阐释新时代文艺的新任务、新要求、新特点,以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内容摘要】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中国实践出发,把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所包含的价值观、文明观显现为一种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观,承载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新时代的中国文艺,要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站稳中华文化立场,牢牢掌握中华文明的审美权,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创作出更多增强中国人民精神力量、增强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的优秀作品,以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关 键 词】 中国文艺 话语体系 叙事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时代总是会提出自己时代的要求。就文化强国建设而言,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出的要求,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诉求,因而是必须面对的课题和使命。那么,如何更好地肩负起这一使命?三点初浅想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民族复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物质力量要依靠科技进步,精神力量要依靠文化创新。那么,中华文化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吗?实际上,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自20世纪80年代起,文化界就有“蓝色文明”和“黄色文明”优劣论的盛行。按照这种“蓝优黄劣”的思路优胜劣汰,中华文化将被淘汰。这种观念至今仍然很有市场,认为西方文明是现代文明,中华文明是黄土农业文明,是前现代文明,因而极力贬斥中华文化,自觉成为西方话语体系的捍卫者和传声筒。但是我们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割断了、失去了文化根脉的民族还能复兴吗?这是一个必须认识清楚的根本性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欺侮掠夺,“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讲得很清楚:“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请注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的这“一个世界”,就包含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和话语体系。这种文化殖民主义话语体系在世界上的强势传播和渗透,摧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一些人的文化心理,使他们丧失了本民族文化信心,匍匐于文化殖民主义脚下亦步亦趋。自信心之失,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之失。哀莫大于心死。信念和信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心之力,乃人间万事之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文化繁荣兴盛与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他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地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认识到文化与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精神力量、精神独立性的根性关系。

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延绵五千多年而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一定有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确认中华文化主体性,不仅是对一个自古传承于世的悠久文明体的确认,更在于“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可以说,有了主体性,就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话语权,就有了与其他文明交流对话的平等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尤其强调“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推动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文化主体性的鲜明体现。中华文明不是在别的文明基础上发生的,而是原创的、自主发展的主体文化,从语言文字到文明精神都有自己的体系标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总是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穷则思变,与时俱进。近代以来,西风东渐,西方文化携带着现代科技的光环强势袭来,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受到了巨大冲击。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在全球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中旗帜鲜明地强调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也是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根基所在。没有文化主体性,话语就是无根的漂浮的概念,就是无本之木,不可能形成完整的话语体系,也不可能形成话语的整体力量。文化主体性,是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根与本。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有力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就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没有明确自己的文化主体性,总是扮演着客体角色,客随主便,习惯于倾听和接受,久而久之,文化主体性淡化了,必然导致话语权力的削弱和话语能力的丧失。因此,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就必须从确认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根本前提出发,回到中华文化主体,培根固本,才能枝繁叶茂。

二、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之中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一方面是要回到中华文化主体,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另一方面是要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汲取思想营养。实践是文化创新之母。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实践,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是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中华文明借鉴一切外来文明优秀成果的实践过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实践之源。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报告指出:“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合作互利、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依靠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现代化。这些“共生”“共存”“共享”以及“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价值理念,都是西方现代文明形态和话语体系中所不具有的。换句话说,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所体现的文明观,超越了一己之私的狭隘,超越了损人利己之阴暗,超越了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秉承着中华文明厚德载物的基因,彰显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义之光,是一种更人道、更公平、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人类的出路在于和平发展,和平才是文明进步的阶梯,是文明的更高境界。那种建立在“弱肉强食”“餐桌菜单”之上的所谓“文明”,崇尚利益掠夺、地缘扩张、文明冲突的理念,只能将人类引向战争,这本质上是“野蛮”的一种延续。那种所谓的文明,存在着致命的基因缺陷。历史证明,西方文明具有发展的动因,但缺乏和平的基因,“一神教”的不兼容性、弱肉强食的野蛮性、资本逐利的自私本性,将人类两次带入世界大战,正是其策源地文明缺乏“和平”“合作”基因所导致的结果。关于这一点,1920年梁启超所著《欧游心影录》记录了他的访欧思考,从文化角度阐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因后果,指出西方文化的功利主义和强权意志导致欧洲陷入权力崇拜并形成军国主义思潮:就私人方面论,崇拜势力、崇拜金钱成了天经地义;就国家方面论,军国主义、帝国主义成了最时髦的政治方针。访欧归来,他强调要重振中华文化的信心,要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责任。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坚定站在文明进步的一边,坚决摒弃战争掠夺、损人利己的血腥老路,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中所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这一打破,也就相应地打破了对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的迷思。只有这种打破,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话语体系。

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就是要从中国实践出发,把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所包含的价值观、文明观显现为一种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道理、中国经验、中国理论,必然要求中国话语体系的承载和表达。众所周知,19世纪以来,西方以“开放与封闭、文明与野蛮、民主与专制”二元模式看世界,把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西方说成是文明世界,把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和地区都说成是未开化或半开化的野蛮民族,并以此建立了自己牢固的话语体系。近代以来,因西方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无形中增加了西方话语的权重,领先即正确、即权威。无可置疑,西方文化携带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光环,使一切非西方文明都“黯然失色”,使“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覆盖了全球。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西方观念认识世界,就不可能真正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比如关于鸦片战争,我们一直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今天看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鸦片战争是因贸易争端而起,而且中国一直是贸易顺差,说明中国的国门本来就是开放的,怎么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开大门”说,是西方话语体系的表达,遮蔽了鸦片战争的本质。中国人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个说法。其实,鸦片战争的要害是:列强以贸易争端为借口通过武力摧毁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这才是本质。再比如中国的和平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为各方合作者带来了经济利益,完全有益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但是,在西方话语体系里就成了“中国威胁”。2016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意识形态渗透,是通过话语体系实现的认知渗透。在西方的话语体系里,中国任何发展壮大都是“原罪”,都是对西方霸权的威胁。这就是立场不同、话语体系不同所致。因此,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对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必然要求。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真正的源头活水,那么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就是水到渠成。

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掌握主动

没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认知。

近代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相继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由此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体系及其话语体系的形成。之前的技术革命,中国都是缺席者,自然缺乏话语权。当前,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太空技术、量子科技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动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科技和产业革命是导致生产关系和国际体系变化的最根本动力,大国的兴衰、不同文明的起落都在反复演绎着这个逻辑。科技和产业高地直接影响着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利益和话语权,影响世界秩序的演进方向。因此,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创新战略,加大人才、专利、标准等战略性资源的争夺,力求抢占科技和产业高地。为什么美国要以举国之力打压封锁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就是为了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必须和神圣使命,注定了中华民族绝不会缺席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竞争。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参与到科技竞争行列,也一定能够在这次科技革命竞争中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

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个重大判断: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深刻认识这一“变局”的历史内涵,把握变局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可能导致的演进趋势,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必须积极回应的时代命题。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这就是从认知上掌握历史主动。

文化是时代的反映,文艺是生活的反映,最能感受时代风气之先。因此,面对这个大变局、感受这个大变局、叙述这个大时代,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题中之义。一个民族的文化能不能产生世界影响力,并不在于它有多么古老,而在于它能不能“会当今之变”,回答人类关切的前沿问题,为人类走向未来提供新的价值引导和精神指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不是囿于中国,而是要放眼世界,以中华文化的道义担当,为当今世界提供一种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观和话语体系,为世界开太平。中华文化从来就有为天下开太平的胸怀和气度。真正的文化自信,一定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入世”精神,以自己的文化精神介入世界,以自己的审美理想投射人类未来。这就是在百年变局中掌握思想和话语主动、发挥主导作用、贡献中国智慧。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的500年,尤其是近200年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扩张,西方文化一直掌握着世界的话语权,讲述的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把殖民扩张叙述成拯救世界。随着殖民地人民觉醒和民族独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西方中心主义话语所杜撰出来的故事破绽百出。人们从各自不同的文明角度认识世界,有许多新的发现。百年变局,是文明互鉴的契机,也是重新思考人类未来的契机。世界必将出现有别于旧故事的新声音,出现承载全人类价值追求的新叙事。那谁会是新声音、新叙事的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中国文艺应当有这样一种自信和气度,“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必然伴随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必然包含着新的艺术创造和审美发现,必然包含着承载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新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讲述人类历史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的故事,并不是西方文化的特权,中华文化也有讲述人类历史和世界故事的权利和责任,中国文艺也必须具有这种讲述能力。我们不仅要有《流浪地球》,也要有《未来简史》,为人类提供正确的健康的精神引导。因此,在百年变局中掌握思想认知的主动,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必须具有的维度和担当。

话语和叙事体系是价值观、世界观在修辞和传播层面的话语生成,核心还是价值观、世界观。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观,承载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表达,就是审美自信。所以新时代的中国文艺一定要摆脱西方中心主义长期以来构筑的文化殖民主义话语体系的羁绊,坚决摒弃那种以他人审美观念剪裁中国人形象、剪裁中国历史以迎合他人偏见的所谓“魔幻”主义,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站稳中华文化立场,牢牢掌握中华文明的审美权,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堂堂正正走自己的文化建设之路,创作出更多增强中国人民精神力量、增强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的优秀作品。新时代的中国文艺,要放眼世界,瞰世界变局,写人间正道,发中国声音,以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作者:张德祥 单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6期(总第105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张德祥 |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6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