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约翰•凯奇在1952年创作的《剧场片段1号》(被称为第一件“偶发艺术”作品)和《4分33秒》,代表了当代艺术“跨媒介”的两种创作方式:一是多种艺术媒介并置的、纷繁喧闹的“有的艺术”;二是完全取消传统艺术媒介的、“沉默”的“无的艺术”。通过回溯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欧美文化思潮(萨特、巴特、阿多诺、桑塔格)和同时代艺术现场(凯奇、劳申伯格、坎宁安、卡普罗)的互动,本文从三个层次剖析当代艺术的“跨媒介”本质:从艺术形式看,当代艺术的“跨媒介”是对现代形式主义的超越;从出发点看,是对“劣势”文化身份的超越;从落脚点看,是尝试跳出现实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探索重回自然本性的“第三条道路”。
【关 键 词】 约翰•凯奇 沉默美学 当代艺术 偶发艺术 跨媒介
美国纽约州伍德斯托克 “特立独行音乐堂”(The Maverick Concert Hall)
约翰•凯奇就是倡导这一迄今尚未实现的跨媒介革命的先知。
在学习禅宗之前,人就是人,山就是山。在学习禅宗之时,事物变得令人困惑。在学习禅宗之后,人还是人,山也还是山。唯一的差异就是人不再依附。
1952年春季学期,铃木大拙(Daisetz Teitaro Suzuki)正式开始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授禅宗哲学,整个春季和秋季学期,约翰•凯奇(John Cage)几乎每周五都去旁听铃木的课程。同年夏末,凯奇“臭名昭著”的《4分33秒》在美国纽约州伍德斯托克(Woodstock)市郊半露天的“特立独行音乐堂”(The Maverick Concert Hall)首演,钢琴演奏家大卫•都铎(David Tudor)在现场表演了三段总长度为4分33秒的静默,而凯奇并没有出席。就在不久前,凯奇在他任教的北卡罗莱纳州黑山实验艺术学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筹划了一次集声音、影像、视觉艺术、舞蹈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活动《剧场片段1号》(Theatre Piece No.1),也称《无题事件》(Untitled Event)。在“偶发艺术”迅速蔓延的20世纪60年代,这次跨媒介活动被追封为第一件“偶发艺术”作品(或“原型偶发艺术”,proto-happenings),甚至还被誉为“对美国艺术影响最大的一次活动”。《4分33秒》则更为著名,被公认为20世纪艺术史上的一个“传奇”。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约翰•凯奇曾频繁出入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群体在纽约的先锋艺术据点“俱乐部”(The Club),并在其中表演了《关于无的演讲》(Lecture on Nothing)和《关于有的演讲》(Lecture on Something)。根据凯奇关于“有”与“无”的分类,笔者认为,《剧场片段1号》和《4分33秒》可分别代表当代艺术“跨媒介”的两种创作方式:一是多种艺术媒介并置的、纷繁喧闹的“有的艺术”;二是完全取消传统艺术媒介的、“沉默”的“无的艺术”。本文即聚焦于20世纪50年代约翰•凯奇这一组奇特的“有的艺术”和“无的艺术”,从回溯“偶发艺术”的当代价值出发,通过对上述作品发生现场的碎片式复原、对凯奇及其周边实验艺术家群体相互交流和彼此身份共识的探讨,包括画家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偶发艺术家艾伦•卡普罗(Allan Kaprow)、后现代舞蹈家摩尔斯•坎宁安(Merce Cunningham)、诗人M.C.理查兹(Mary Caroline Richards)等,以及对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贯穿欧美文化思潮中的“沉默美学”(the aesthetics of silence)及相关艺术现象的考察,尝试探讨当代艺术“跨媒介”形式的本质、目的及其价值所在。
……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艺术的当代性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2BA022)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董丽慧 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5期(总第92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