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文艺民族形式是文化自信的展现方式,也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形式。延安时期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贯彻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思想,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引导了“民族形式”讨论的发展方向,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决了“民族形式”讨论所涉及的民族性与阶级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民族性与大众化、民族形式与内容等问题,完成了文艺民族性的建构。“民族形式”的讨论对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和文艺民族性的重构有着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新时代重构文艺民族性,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构建中国特色文艺学学科体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关 键 词】 “民族形式”讨论 中华文化主体性 文艺民族性 中国特色文艺学学科体系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网,摄影:王漓江)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是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主体性问题进一步凸显,中华文化主体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文化主体性问题,他说:“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1]文化主体性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双重内涵[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思想资源,文艺民族形式又是体现中华民族特质的“中国特色”。文艺民族形式是文化自信的展现方式,体现了民族性特质,也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形式。因此,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与巩固、文艺民族形式的改造和利用、文艺民族性的建构与重构三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与巩固过程同时也是文艺民族形式的建构与重构过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延安和国统区的文艺界,出现了“民族形式”大讨论,毛泽东同志倡导要形成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理论作品。这场讨论广泛涉及到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文艺领域的民族形式问题,不仅对全面抗战时期文艺民族性的建构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艺发展的方向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和文艺民族性的重构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文化抗战与文艺民族性的彰显
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民族性的建构是在抗日救亡的背景下发生的,从思想文化启蒙的背景下才能更清楚地理解文艺民族形式讨论的缘起。
中央苏区时期,文化宣传主要受列宁文化观的影响。列宁认为,民族文化具有阶级性,每个民族都存在劳动群众的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对立,因而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立。[3]苏区文化重视共产主义思想的灌输,在强化文化阶级性的同时,弱化了文化的民族性,具有明显的教条主义倾向。这种情况随着新启蒙运动的开展而得以改变。
……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艺术理论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崔海亮 单位: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11期(总第110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11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