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借助斯蒂格勒对于“记忆工业”的思考,反向探索作为记忆对立面的“遗忘”与技术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可以发现,在哲学、感知学、社会学意义上,在技术的自我隐藏、感知的技术截除以及技术社会的集体隐形等层面,技术均呈现出事关“遗忘”的种种踪迹。继而与“记忆工业”共生的“遗忘工业”概念也有其现实所指,即“文化工业”中生产“遗忘客体”的隐秘机制。跳读与倍速、断章与挖坑、玩梗与弹幕这三组分属网络文艺消费、生产及交互的现象可以被视为“数字遗忘工业”运行机制的三种表现。其表明,数字技术“界面”与商业资本“平台”正在通过“遗忘机制”发挥效力,数字式的“遗忘”在涣散的状态、递归的循环以及压抑的遮蔽中被不断地再生产出来。反思“遗忘”在数字技术环境与网络文艺活动中的作用,指向了对当前数字主体生存价值与意义的人文关切。
【关 键 词】 网络文艺 遗忘工业 斯蒂格勒 数字技术
早在柏拉图的《斐德罗》篇,技术与记忆的关系问题便已开始被人们思考,柏拉图借用虚构的埃及造字故事试图阐明,字母表与文字的书写技术一方面拓展了记忆的边界,另一方面却也暗含着遗忘的种子。伴随人类社会的技术膨胀,技术哲学中现代技术与记忆的关系再度成为了人们思考的对象,斯蒂格勒提出了“记忆的工业化”的命题来审视当代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而“记忆的工业化”的产物即是将记忆作为客体源源不断生产而出的“记忆工业”。但是斯蒂格勒所论述的“记忆工业”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遗忘工业”的可能向度。该向度在当前的网络文艺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从“遗忘”的工业化角度具体分析网络文艺中的某些新现象,可以认为,网络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作为数字技术“界面”与资本“平台”耦合的产物,其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被称之为“数字遗忘工业”的运行机制。
一、生产“遗忘”的技术:与“记忆工业”共生的“遗忘工业”
在《技术与时间》卷一,斯蒂格勒通过对爱比米修斯与普罗米修斯神话的深刻解读,指出这一神话中“爱比米修斯”将人类忘记的过失与盗火者“普罗米修斯”赋予人类的技术代具,构成了记忆、遗忘与技术的隐喻关系,即技术源自于遗忘与记忆的辩证法。人源自“遗忘”的过失意味着人始终带有缺陷,是技术对这一本源性缺陷的弥补最终使“人”得以“存在”,其伴生后果之一就是记忆的外置化和延续。“记忆”在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思考中明显属于高频关键词,在其对于“记忆术”“第三记忆”“记忆的工业化”“记忆与政治”等一系列命题的思考中都首先凸显出“记忆”的重要地位。然而对处于“记忆”辩证法另一端的“遗忘”,斯蒂格勒的着墨并不浓烈。他在《技术与时间》导论中说,“技术化就是丧失记忆……计算决定了现代化的本质,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最初原型记忆——这个一切毋庸置疑的推理和意义的基石——的丧失。计算带来的技术化使西方的知识走上一条遗忘自身的起源,也即遗忘自身的真理性的道路”。斯蒂格勒从柏拉图那里接过了对技术与记忆关系的哲思,导致丧失记忆的技术已经内含着遗忘的主题。但对于斯蒂格勒来说,其《技术与时间》真正的最终关切并不是技术式遗忘这个现实问题,而是如何彻底地揭示与批评——现代西方知识发展中对技术与人之存在本源性关系的遗忘——这个形而上学问题。也即是由“遗忘者的遗忘”所表明的,爱比米修斯这个遗忘者被计算技术主导的现代西方思想遗忘了。因此可以说,遗忘的技术生产性问题在斯蒂格勒强烈的哲学史批判倾向中被有意无意地漠视或者说“遗忘”了。这为从“遗忘”角度重审其记忆工业等关于技术记忆的一系列论述留下了相对丰富的理论空间。
从技术哲学意义上,技术的“遗忘”生产性根植于技术的本性之中。如海德格尔的“上手”状态所阐明的,将自己变为理所当然之物是几乎所有技术真正成熟的一个标志,“上手事物的日常存在曾是那样不言而喻,乃至我们丝毫未加注意。唯当缺失之际,寻视一头撞进空无,这才看到所缺的东西曾为何上手,何以上手”[5]。斯蒂格勒以对“去远化”过程的分析呼应了海德格尔的“上手”状态,“去远化”描述的是人类所具有的“求近的本质倾向”,技术带来的速度提升“都以克服被远离存在为目的”,即运用技术来缩减空间。“上手”状态正是“去远化”的一种表现,但是用于“去远”的“代具”,也易于被遗忘。比如眼镜“是如此的不临近,以至于往往一下子绝对无法察觉”[6]。眼镜当然是距离眼睛最近的“代具”,之所以说眼镜“不临近”,是因为当眼镜成了帮助主体观察世界的技术手段时,这种技术本身的存在必须成为“透明物”,因而也成为不被主体察觉却时刻影响着主体行动的“技术无意识”。一个模糊不透明的眼镜对于眼睛来说始终是陌生的,无法“去远化”。
……
*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网络文艺批评理论创新问题研究”(项目号:22JJD750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光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9期(总第96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