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寄语】黄药眠(1903—1987),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家、作家、报人和社会活动家。其写作范围涵盖诗、小说、散文、文艺理论、美学、政论、文学翻译等多领域,参与筹建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全能型作家兼理论家。长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是中国文艺学学科奠基人之一,创建全国高校第一个文艺学博士点。有诗集、小说集、散文集和译诗集等作品多种,出版《论诗》 《论约瑟夫的外套》《走私主义的哲学》 《沉思集》 《初学集》 《批判集》等著作,晚年与童庆炳先生合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在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回应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潮的挑战、创建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体系方面作了富于前瞻性和原创性意义的建树,值得今天重新总结、反思和阐发,以便为当前中国文艺理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参照。
(王一川)
【内容摘要】 自2003年黄药眠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以来,黄药眠文艺思想研究在中国学界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相比于对朱光潜和李泽厚等美学家的研究,学界对黄药眠理论的当代意义仍然评价不足。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体验、文化视野和理论框架。黄药眠文艺思想也不断显示出新的意义。本文从存在论、主体论和阶级论三个方面对黄药眠理论进行归纳,以期理解黄药眠文艺思想的内在逻辑。他的实践哲学、能动主体和复杂的阶级论,对我们今天的文艺理论建设仍然具有引领作用。
【关 键 词】 文艺理论 黄药眠 全球化 主体性 阶级
重读黄药眠是一种独特的学术体验,也是让人不断惊叹的理论旅行。虽然他的语言有些陈旧,不乏那个时代的痕迹。他的论辩也十分直白,甚至尖刻,充满了火药味。但他的逻辑起点、思想高度、真知灼见、生动例证都让人无法忽视。他“聪明的唯物主义”(列宁语)、他的实践哲学和能动主体性、他复杂而令人信服的阶级论,对我们今天的文艺理论建设,毫无疑问是一笔丰富的思想财富。童庆炳曾经感言,黄药眠是北师大乃至全国文艺学学科的开创者,并一口气列举了他的五个“首创之功”。这让人想起伊格尔顿1980年代说过的话,他说当今英语系所有的人,都是F.R.利维斯的学生。同样,今天很多文论工作者,或多或少都继承了黄药眠和童庆炳的学术火种,即王一川所说的“黄童学派”的思想基因。
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中外国际关系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看待这个理论家,又如何对他进行重新评价?全球化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国际化生活体验,也促使我们把国内的文化现象放在世界范围内加以考察。和过去相比,我们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也可以把当代生活经验融入新的思想框架中。从新的生活、视野和角度看黄药眠,他的文艺思想就不断有新的意义开显。李圣传将黄药眠美学概括为社会性、实践性、阶级性和价值论,对他丰富的批评实践予以分门别类。我们在此基础上微调,从存在论、主体论和阶级论三个方面对黄药眠理论进行归纳,以期理解黄药眠文艺思想的内在逻辑。所谓美学价值,对黄药眠来说就是阶级评价,是阶级分析主导的价值判断,也是他阶级论的组成部分。
一、黄药眠的存在论:对形而上学的美学批判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黄药眠对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关于直觉、距离和艺术独立性等观念进行了批判。朱光潜对待古松的三种态度,即伦理、经济和审美相互独立的三单元,实际上是按照克罗齐心智分类法对康德的另类阐释。审美判断力在康德那里是连接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桥梁。虽然康德也强调艺术的无目的性,但这是作为中介意义上的功能,而非实体意义上的独立性。这种“对康德的创造性误读”,有欧洲浪漫派和唯美主义传统,是当时文艺批评的主流。德国浪漫派的席勒、史雷格尔兄弟把艺术解释为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进而看成是独立于伦理和理性之外的精神实体,极大地影响了当时在德国学习的法国浪漫派——史达尔夫人、贡斯当和库赞。他们发明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带回法国,继而传给英国留学生惠斯勒、史文朋等人,普及了艺术独立性思想。朱光潜三分法的通俗阐述,加上20世纪初流行的移情说、距离说、内模仿等文艺心理学,形成艺术与生活截然二分之后再结合,即主客体统一这样一个审美流程。而黄药眠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一文艺思想,他的结论正相反:艺术绝非远离生活,割裂于生活,相反,艺术“把生活向前拉近一点”;“把人带到更深的生活里去”;“把客观世界拉到我们的生活里面来给予审美的评价”。他的观点明确、论证有力、表述清晰。艺术与生活、主体与客体统一于实践的思想,不仅在当时非常先进,即使是在今天后现代氛围中,在人文主体性、形式主义和文本中心论以多元文化的名义尚在流行之际,黄药眠的一元论实践美学的价值仍然非常显著。
……
作者:周小仪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2期(总第101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