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正青《最后的乡土》:平淡峻切中时含诗意(张炯)

2019-06-20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张炯 收藏

  农村和农民曾被我国许多作家所书写。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农业传统的大国,农民代表着民族的最大主体。今天,农村和农民,尤其是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仍然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须持续关注的重心,也是我国文学中持久不衰的重要创作题材和主题。因此,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青年作家正青长达60万字的长篇小说《最后的乡土》问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这部以朴素的充满泥土气息的冀中语言描写的长篇,开头似乎没有什么有力的故事情节,写的只是一个寓于冀中平原的田禾庄,因计划生育和土地承包而引起的波澜。由此展开各色农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耕作劳动,他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农家邻里的细事。但随着作品笔墨的推进,却反映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深刻变迁。小说通过着力描绘老农方才顺及其两个儿子方载亲、方载德一家和他们的亲戚、邻里、女婿、儿媳,如长辈田厚生、再启老汉、大队长王建国、村支书刘大民、妇女主任王二丫的不同形象,更以很多笔墨刻画方载亲的妻子安友会,女儿方敬、方爱,儿子方永等农村老少男女各种人物的命运浮沉和人生经历。作品展现出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各种人物生活前途的改易,以及他们中的多数如何从贫困逐步走向了富裕,走向了更为光明的未来。作者描写许多人从土地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们除了种地,还各显其能,或如方载亲推钢磨加工粮食赚钱,或如方载德购置汽车搞运输,或如安胜利等进城打工,如田忠、田小凤到城里开小饭馆,如李大柱当了包工头,甚至远赴新疆去承包土地,还有的则像方永那样考上大学,终于脱离土地变成了城市的户口。虽然在变动不居的生活洪流中,土地仍是农民的命根和传统家庭的依靠,但我国城市化的前景,毕竟已不可阻遏地改变了凝固的农业社会。

  小说还描写了敬老孝亲、兄弟相帮、邻里相扶、勤俭持家等传统的道德习俗,在唯利是图的大潮中仍然牢固地被传承。而田禾庄的各种民俗风情,附近农田、山林、流经的尧河和高耸的葛洪山的四季景色,也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

  作者在小说的首页上题着“我们将在这片山河大地,永恒存在”。“谨以此书献给土地与人”。表示他对于农村故土和人民的深切眷念。他还在“序”中表白:“这部小说原本是致敬路遥的。”说明他对于《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的现实主义笔力的景仰。虽然他跟路遥处理的是不同年代的农村题材和主题,无疑,他的长篇小说中同样透着跟路遥近似的对于乡土的热爱和改变乡土的激情。但正青的创作毕竟具有自己的特色。它堪称是一部描写农村社会变迁的民族生活史,一卷有异于前人所写的农村生活的新时代的画图。它的风格真实而拙朴,于平淡、峻切中又时含诗意。小说中刻画的人物,个个出场都很平淡,而随着故事的展开和发展,最后掩卷,人人无不鲜活,皆具一定的性格特点。如田厚生作为长者的“乐于助人”又精于盘算,方载亲的本分、善良和勤劳,退伍军人方载德的军人气质,农家主妇安友会作为贤妻良母操心老老少少的贤惠,长姐方敬对家庭深怀责任感的爱心,安友杰因受父母溺爱自幼贪玩,赌博、不孝、败家,后来却能浪子回头,以及方敬与矿区技术员丰收结婚,方永与城里姑娘、老同学倩倩的恋爱,都写得细腻而在情在理。作者描写老红牛与人的内心对话更别具创意。在方永与王倩的爱情描写中插进许多诗歌,在小说的叙述中引入穆桂英大战洪州的唱词,也都增添了小说的诗情画意和深切悠远的历史感。

  小说的突出主题,如作者《后记》所表述:我们把农耕之路走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而今却以前所未有的精神价值重新凝聚起国家、民族的力量,在古老土地上,开启了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迈进、向社会主义新时代跃迁的整体转型之路。我们将在历久弥新的土地上持续耕耘,创造美好,实现梦想——永恒存在。《最后的乡土》描写田禾庄人的生与死、忙活与道义、人性的失落与光辉、纷繁交织在农耕文明式微的民间与日常,借助三代农民“生命的经过”的推演,揭示中国大地的坚硬和人类生存的美,也奉上关于“家国同构、载亲载德”的传统反思,从而充盈思想正能量,引发读者更深沉的哲理思考。

  作者正青原学工程建筑,在上大学期间为专心写这部小说而退学,其后历时十四载做了多次修改,这种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今天实为少见。正因此,他所达到的高度是很自然的。对于冀省描写农村生活的小说,我国读者曾读到很多,对革命战争年代的冀中农村,孙犁、梁斌、徐光耀等都留下了各自的经典之作;而改革开放以来,铁凝、关仁山、何申、贾兴安等对河北农村农人的描写更多姿多彩。他们的作品构成了小说界长长的农村历史画廊。《最后的乡土》虽然在典型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细节的提炼方面尚有攀登的空间,语言也有进一步加工的余地,但它能以饱满的热情和文笔表现新时代的历史变迁,并因表现独具特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而引人注目,应该说这正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张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交出我们时代的文艺答卷(张炯) 

  文艺理论四十年回顾(张炯)

  逐梦40年|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新境界(张炯)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