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黄毅散文集《疼痛史》:千磨万击还坚劲(张凡 刘凯丽)

2023-06-08 阅读: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张凡 刘凯丽 收藏
千磨万击还坚劲

——读黄毅散文集《疼痛史》

在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散文集《疼痛史》中,作家黄毅书写疼痛的记忆,讲述了自己因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痛风,不得不求医问药多年,直到渐渐习惯疼痛、遂与疼痛抗争到底的生命体验。在关于疼痛的记忆里,作家忆起少年时期的梦魇与周围亲朋好友的波折人生和世事难料,从个人的疼痛与他人的疼痛中悟出一部事关疼痛的哲理史。

黄毅继承了新疆人骨子里的坚韧与豪迈。在散文集《疼痛史》中,他写到自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十几年间,遍访名医,尽管每次的治疗成效甚微,有的也只是暂缓疼痛,但是他从未丧失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当黄毅通过手术终于治好了腰椎疼痛,随即又不幸患上痛风。旧病刚好又来新痛,他虽不知该如何对付,但其自认为会“必然倾力认真对待”,这何尝不是一种坚韧。长此以往,黄毅渐渐将疼痛视为生命中的精神财富——是对写作者的一种恩赐,其能够从疼痛中共情他人的疼痛,这实在是寻常人难以达到的气度。

正如黄毅在书中所说,“时间是让疼痛更加清晰明确的砝码”,年老病衰者比年轻人对疼痛的感受更为敏感、也更为痛切,其间也有更为深切的体悟和洞察。无论是身体的疼痛还是精神上的疼痛,疼痛的程度和等级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更何况,黄毅是对疼痛十分敏感的人,他用自己多年与疾病抗争的经验告诉读者:时间的线性推移并不会减轻和模糊疼痛的程度,与其忘记疼痛,不如深切感受疼痛带给人们的清醒与反思。进入近代的中华民族也有过一段百年的“疼痛史”——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从未停止奋斗,也从未忘记我们民族曾经的苦难与屈辱。唯有直面疼痛,铭记历史,才不负革命英烈的流血牺牲,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勇毅前行。

细细读来,散文集《疼痛史》对“疼痛”的种种言说,正是体现了黄毅自身坚韧的品质与强烈的生命意识。虽经历了“千磨万击”的疼痛摧残,黄毅却坚定依旧,面对困难不畏惧更不退缩,面对过去不颓废更不消沉,犹如在狂风中紧紧扎根石缝的岩竹一般顽强坚韧。没有人可以阻止自然的衰老,唯一可决定的是在面对人生诸多疼痛瞬间时的忍耐与坚定。


(作者:张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刘凯丽系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2022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生)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发挥文艺评论在推动精品创作中的“方向盘”作用(张凡)

《家在古城》:记录时代浪潮中的古城之变(张凡 张志英)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