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技术革新浪潮下传统文学批评的转型(陈冬梅)

2024-10-25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陈冬梅 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在文学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崭新的创作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文学作品的传播渠道、受众范围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深刻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体验,使得文学作品的接受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面对高涨的技术革新浪潮,传统文学批评应如何定位自我?又该如何转型,以适应并引领这个时代的文学风潮,促进文学艺术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文学批评实践转型的理论探索

技术革新的冲击与挑战使得文学批评的转型成为一种必然。这种转型,既是对外在环境变化的被动适应,也是文学批评内在生命力的主动彰显。在探索转型的路上,我们需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学批评理论精华,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敏锐的洞察力,审视文学作品与时代风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云:“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此言道出了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根源——心。在探索新的文学批评的征途中,我们也应秉持文心,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穿透文本表层,触及作品灵魂。《文心雕龙》中传递的“神思”“体性”等精髓,强调创作与批评中的心灵自由与个性表达,提供了关于主体性与创造性的深刻洞见。这种对心灵自由与个性表达的强调,与后现代主义对文本多元解读的追求不谋而合,古老智慧与现代哲学相互辉映,共同为文学批评的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与重构,促使批评家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解读,同时反思传统批评模式的局限性,推动文学批评向更加开放、多元、个性的方向发展。

此外,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也为文学批评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这一视角强调将文学作品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不再局限于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与分析。如尼采所言,世界是多元的,每个个体都是独特视角的持有者。因此,在文学批评的转型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并拥抱这种多元性,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揭示其丰富内涵。而哲学家福柯的批评视野,尤其是他对作品创作脉络、传播轨迹及社会文化坐标的重视,则进一步推动了文学批评对作品价值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可以说,这些理论思潮的交织与碰撞,不仅为文学批评的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工具,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学科、多层次的解读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文学批评得以更深入地挖掘作品的内在结构与深层意蕴,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学批评与文艺评论:概念边界的精准厘定

在深入探索文学评论的新范式之前,首先需要清晰界定文学批评与文艺评论的概念疆域,去理解“批评”到“评论”背后的文化变迁。洞悉二者间的微妙关联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轨迹。

概念范畴的跨越:由单一向多元的跃迁。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研究的基石,长久以来聚焦对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的深度剖析与价值评判。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与文化格局的改变,艺术的疆域得以大大拓展,从古典文学、戏剧、音乐的传统领地,逐渐延伸至电影、网络文学、数字艺术、人工智能创作等领域。这一变化促使文艺评论应运而生,它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将评价的触角延伸至所有艺术形态的边界之外,构建起一个跨媒介、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评价体系。文艺评论的兴起不仅标志着文学批评边界的历史性跨越,更促进了不同艺术形式间的对话与融合,为评论开辟了宽广的学术视域。

评价视角的多元:从专业到综合。传统文学批评往往侧重于从文学理论和专业视角出发,对作品的内在肌理进行深入剖析和审美评判。这种评价方式固然能够揭示作品的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但也可能因视域的限制、专业的分割和现实的疏离而忽略了作品与更广泛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深层联系。随着文艺评论者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与敏锐的社会感知力的日益提升,文艺评论面向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解读也日益增强,从而更加贴近文艺创作的本质和规律。

语言风格的蜕变:从严谨到生动。文学批评以其严谨性与学术性著称,语言风格往往显得正式而凝练。这种风格确保了文学批评的权威性与准确性,但也可能因专业术语的堆砌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造成评论家和作者、读者的疏离与隔阂。相比之下,文艺评论更为追求语言的生动性与可读性,力求以流畅自然的笔触感染读者并有效传达美学精髓。它摈弃了晦涩难懂的学术腔调,转而采用贴近生活的语言风格,更加贴近大众审美需求。这种语言风格的调整,不仅有助于文艺评论更好地融入大众文化语境,也促进了文艺的传播与普及。

复合型文艺评论:文学批评的转型之路

随着艺术形态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持续演进,传统文学批评自然而然地迈进了文艺评论这一更为宽广而深邃的新阶段。技术革新浪潮的推动则是在深层次上影响了文艺创作与评论的生态环境。基于前贤深厚的理论积淀以及对当前实践困境的反思,笔者认为,文艺评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将走向复合型文艺评论。

复合型文艺评论倡导跨学科与多维度的深度融合,打破单一界限,将文艺作品置于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以更开阔的视野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与解读。历史上,金圣叹以评点小说的方式开启了复合型评论的先河,他不仅精准剖析文学技巧,更深刻洞察作品与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鲁迅作为近现代复合型文艺评论的代表,其批评文章尖锐而深刻,不仅横跨文学领域,而且广泛触及美术、历史、社会等多个层面,是复合型文艺评论广阔视野与深刻洞察力的生动体现。当下,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为文艺评论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和新的表现形式、传播渠道,但技术的革新不意味着对传统审美形态的摒弃,我们应当努力开掘和利用传统文学批评的思想资源,加以现代性的转换和创造,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复合型文艺评论新形态。

复合型文艺评论的跨学科视野与多维度融合,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汲取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理论精髓,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文学批评的内蕴与外延。提及此,笔者想到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理论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的批评实践,正是这一融合趋势中的典范。萨义德以其深邃的文化批判意识,揭示了“东方学”背后的权力结构与知识偏见,为文学批评引入了文化多样性的深刻思考;艾略特则以其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与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现了文学批评在跨学科对话中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他们都为文学批评开辟了新的路径与视野,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深度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发展和复合转型。当下,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这一变革,知晓构建复合型文艺评论,非止于形式内容的微调,实乃理念方法之深刻变革。

展望未来,构建复合型文艺评论要求评论家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敏锐的艺术感知力,更需要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以及融会贯通的实践能力和走出书斋的勇气,积极探索新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点,打破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与壁垒,以更加创新的方式展现文艺作品的魅力和价值。当前,不少评论家正沿着复合型文艺评论的价值向度,自觉探索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的新路径,并已经出现了良好的态势。我们期待这一话题能够引起业界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入的讨论,为中国文艺评论发展和文艺事业繁荣提供更加丰厚的理论储备和学术支持。


(作者:陈冬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漫谈文艺评论的思辨与诗性(陈冬梅)

《来文随笔》:朴素的深刻(陈冬梅)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