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4年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展现十年来文艺评论事业和文艺评论工作发展历程和取得成就,展现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新气象新作为,中国评协于2024年2月2日启动“我与中国评协”主题征稿活动(点击查看),得到积极响应。一行行文字,记录个人与协会的点滴过往;一帧帧照片,定格文艺评论征程上的奋斗身影;一段段视频,抒发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赤子情怀。中国文艺评论网于即日起开设“我与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主题征稿专栏,选发来稿作品,以飨广大读者。
没想到和想到
王一川,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今年5月30日,是中国文联所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评协)成立10周年的日子,到那时我加入其中也已满10年。在这样的日子里写点什么作为纪念,理所应当。不过,说实在的,我同这个全国性文艺行业组织发生接触,事先并没想到。
那是2011年上半年,我调任母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后不久,接到来自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的通知,让我去给他们即将创办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主意。我好奇地问怎么会想到我。他们说一是认为我是做文艺理论兼做文艺评论的,二是还看到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任上时主编的几期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一边说着一边就拿出那几册“蓝皮书”来,让我没想到。
听到这两条理由,我感觉到一种巧合。其理由之一做文艺理论兼做评论,正是三十多年前我的个人选择。我的本行是美学及文艺美学,本来属于人们常说的纯理论学科。但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特别是在牛津做博士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置身在欧洲美学和文艺理论氛围中,我有机会对此前国内美学热和自己的学术定位有了冷静反思,感受到传统理论的要求和标准同当下文艺创作实践之间存在脱节。此感一出,愈觉失望。在个人无力影响学科大局时,索性自己求变:选择边做理论边做批评,尝试将分离的这两者汇通起来做,还提出“文艺理论的批评化”的自我要求,在刊物发表。从那时起到现在,我便一直把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美学与艺术批评结合起来做,如《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中国形象诗学》《张艺谋神话的终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中国现代学引论》等,都走的是在批评中提出新理论的路子。后来当我感到“理论的批评化”可能遭到误解时,又新提“批评的理论化”,同样发表出来,这样形成“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之间的循环互动,而这样的理解也更符合自己的具体作法的特点。
至于说到第二条理由,跟我在两所高校学院院长任上所做工作有关。当我在2007年夏天受北京师范大学校领导委派去艺术与传媒学院任院长时,艺术学学科的独立和升门热潮正处在涨潮时分。我跟同事们一道创建“艺术学”二级学科点,并在校领导支持下将其发展成了北京市重点学科。有了这个新平台,就商量运用本院科研力量每年编写一份《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以便用实际行动迎接正在到来的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高潮。而调到北大工作后,又继续做这一工作。没想到,这些“蓝皮书”会被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领导们看到。
由于有了上面两重巧合,我从2011年起受邀参与中国艺术发展年度报告提纲设计并承担总论编撰组首席专家职责。当时的我不可能想到,这一干到现在已有12年了。
《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十周年合集
还没想到,2011年11月22日中国文联九大召开前,我受邀作为正式代表参加这一全国艺术界盛会,到人民大会堂聆听国家领导人讲话,参与小组讨论和正式选举。从此,我对“中国文联”这个原本陌生的艺术家之家有了亲身体会,也能把这些体会融入接下来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总论篇撰写中。
同样没想到,2014年5月30日中国评协成立时,我会被有关方面推选为首届会员、理事和副主席候选人并当选。更没想到,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联十大召开时,我会作为中国评协主席团的代表而被推选为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至今。
这些没想到,让我不由得感慨,一股新时代浪潮把我推涌到这里。你个人没想到,不一定时代就没有。你所身处于其中的时代浪潮,会以它特有的方式去同你遇合。由于置身在全社会非同一般地重视文艺的新时代,文艺评论才连带获得新机遇。我不禁想到清代叶燮《原诗》中“随遇发生,随生即盛”的说法。中国文艺评论恰是伴随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大潮应运而生和“随生即盛”的。而我自己,也碰巧由于多年来兼做理论与批评、加上参编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总论篇等缘故,被中国文联和新成立的中国评协纳入这一时代潮中。
回顾这些没想到,不得不感慨,我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时,无意中被中国文联系统接纳的,属于“无心插柳”之事。不过,既然进来了,还亲历了这13年,自然会对新时代文艺评论行业发展有一些新体会,从而起初的没想到就自动转变为想到。
现在可以想到一点,文艺评论正面临地位高上而作用微弱间的悖逆。地位高上,是说文艺评论受到高度重视,成立起国家到地方的多层级行业组织,队伍快速壮大,并被赋予促进文艺创作和引导观众鉴赏等使命。这样的高位必然引来包括艺术创作界和观众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好奇或质疑:你们真的能担当这样重的担子吗?作用微弱,是说这一专门行业所实际产生的效果,同现有网民自发的网络文艺评论的浩大规模相比,实在是细微和弱小。说得更直接一点,被寄予厚望的文艺评论行业所作的文艺评论工作,同自发的网络文艺评论的规模和影响相比,远不平衡,无法不让评论者自己时常生出失落之感和失位的自责。不过,好在随着新时代到来,文艺评论在各界重视和旁观中拼力奋发有为,正是为了尽快改变这种暂时的不平衡格局。
还想到,面对当前网络文艺评论的汪洋大海般规模及其众声喧哗态势,文艺评论行业应当持有平和而又辩证的态度:一方面,网络文艺评论的存在规模及其影响,恰好说明当前中国艺术有着前所未有的公众人缘、普及性和网络互动性,这正是中国艺术繁荣的一个基本面和突出标志;另一方面,这种状况正需要文艺评论行业从业者自觉承担起应有的职责。而履行这种职责必然涉及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感知、认识和理解网络文艺评论大潮的汪洋恣肆状况、潮涨潮落规律及其话语逻辑,从中学习和了解普通网民的日常需要和呼声;另一方面,发扬“批评精神”、以专业眼光和见解发出应有的独立不依的质疑和探究之声,正如批评家李长之所要求的“不盲从”。这也就是我至今愿意跟在中国评协队伍里学习和做事的一个原因。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主席论坛现场
跟在这支队伍里,还想到可以获得不言而喻的“好处”:你平时耗费不少时间去影院、剧院、美术馆、博物馆、众多新媒体平台等鉴赏新的艺术作品,再写点鉴赏体会或美其名曰评论,就变得更加理直气壮了:这可是在干正事啊!近几年里,我就用了不少时间去观赏文艺作品、参加作品研讨会和撰写评论文字,在这些过程中找到新理论的萌芽。2020年9月29日参加中国评协和中国音协联办的抗疫主题音乐研讨会时,听《武汉伢》的创作者谈及创作缘起,说其中的“轧过大桥说过心里话”一句歌词,对于武汉人来说其实有着他们才懂的特殊含义——如果一对青年男女牵手走过武汉长江大桥全程,就算定终身了。回想新冠疫情肆虐时,武汉儿女听闻在外乡亲集体创作的声援之歌,会激发出多么坚韧而强劲的生存勇气!从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中华大地每个地方或许都隐藏有这样隐秘而又根性的“美学密码”,恰是地方生活给予本地人的慷慨的精神馈赠。想到这里,“地缘美学密码”这个新概念,仿佛突然间自动跳出来,挡也挡不住,随即被我用到《山海情》等乡村题材电视剧评论中。2022年参加中国评协组织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主题论坛(点击查看),有机会通过小说和电视剧《人世间》这一标本而提出“中国式心性现实主义范式的成熟”这一新观点,并同步发表在中国评协会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上(点击查看)。为准备中国评协2023年在南宁和2024年在青岛举办主题论坛研讨,我先后提出“溯源于中华型传统的现代文艺”(点击查看)和当代中国艺术的“流溯”新美质的观点。做这些文艺评论工作,我居然也生成了自己在做正经事的庄严感。假如没在中国评协队伍里,自己本行又不属于特定的门类艺术学科,而鉴赏和评论作品的时间竟如此“奢侈”或“浪费”,恐怕就不仅不会有这些理论研究新收获,反而会变得不可原谅了!
所以,又想到一点,自己当年的理论兼批评的学术道路选择,由于后来被纳入中国评协行业轨道,就有了更充足的学术合法性和自我安慰。假如说这个行业轨道促成了理论与批评交融共生的个人学术风格,并不夸张。
2014年12月,中国评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燕南园联合举办“中华美学精神”专题研讨会
纳入这个轨道后,就想到利用这个全国行业最高平台做一些于人有益、特别是于青年评论者有益的事。在中国评协和它的理论专委会第一届任期里,我除了组织完成中国评协重点研究课题“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以及就“批评精神”等热门议题发表文章外,组织北大艺术学院联合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成功申请国家艺术基金重点项目文艺评论人才研讨班,为全国几十位文艺评论青年人才提供成长成才的园地,甘做他们的“摆渡人”。当今天看到当年学员们有的已成为全国知名文艺评论骨干人才时,确实感到做了“摆渡人”应该做的事。进入第二届任期,我受命作为编写组组长承担组织编写《文艺评论概要》的新任务。考虑到这可能是全国首部包含所有主要艺术门类的文艺评论入门读物,依赖于具体艺术门类及其评论的专门知识及专业素养,特邀理论专委会委员和相关门类艺术文艺评论专家联合编写,同样是为了方便越来越多的初学评论者和其他文艺评论爱好者的热切的素养提升需求,当然这个持续大约三年多的过程本身也让我自己学到很多新东西。
还想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正加入中国评协队伍,实在是赶上了比过去更好的时候:在有关部门颁布的2022年版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学科名下可以设立具体艺术门类的“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学科分支了。把“评论”纳入“艺术学”学科目录中,表明高校和科研机构常用的“批评”已经同当代文艺评论行业通用的“评论”形成双向汇流了。来自学科制度层面的“批评”同“评论”行业之间双向汇流或相互同化,可以让现在从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入中国评协的年轻成员,更为开放和更有专业归属感。文艺评论的学科化,想必会大力助推评论界新生力量的成长和发挥作用。
没想到,但时代有,没有的也会有。有了,就可想到。想到的同时,顺流而下地成了其中之一分子。还可预想到,随着中国评协年满10周岁,新生的文艺评论力量正呈现早加入、快成长和频发声之势。有理由以轻快心境,对未来的它和他们,抱有更高的期待。
签发:袁正领
审核:王庭戡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艺评中国”新华号